第四篇 積極思考的力量(3-1)

2015110818:30




第四篇
積極思考的力量(3-1)

 
節錄自《積極思考的力量》([美]諾曼
·文森特·皮爾著)
  




【最偉大之原因】

  這本書曾被譽為20世紀自勵經典著作中的珍品,
被翻譯成
42種語言,售出大約2000萬冊。
  
【點亮心燈】


  1.積極的思想能夠創造出人心未曾想到的美好奇蹟,
而消極的思想則常常吸引失敗的到來
——《積極思考的力量》
  
2.抵抗思想病毒的侵害,不要讓它毒害你的大腦,降低你的思想層次。
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個大人物
!
——拉羅什富科[法國文學家]
  





改變思想走出陰影


消極思想危害大

  消極思想就像一個惡魔,其致命和深植人心的程度,
較之各種形式的恐懼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必須好好為自己的心靈設防,保護自己不受這個惡魔的侵害。

  你可以設法抵禦來自劫匪的欺侮,法律為你的權益提供了保障。
但消極思想的惡魔卻難對付得多,它常常躡手躡腳悄悄來襲,
它的武器是無形的,完全由心態造成,面貌正如人類的經驗一樣種類繁多。
但我們必須認清它的面目,它其實就是人本身的心態中在作祟。
這個惡魔的魔法跟毒藥一樣致命。

  無論消極思想的影響是你自己造成的,
還是你身邊比較消極人物的活動所導致的,
為了保護你自己,你要先有足夠的意志力,
運用這種意志力在心中築起一道圍牆,使你對消極思想產生免疫力。

  不幸得很,對於劫匪的欺侮人們都會自覺的反抗,
但對於消極思想的侵犯,卻很少有人去在意。

  具有消極思想的人想去說服愛迪生,
讓他相信造不出一種可以記錄和複製人聲的機器,
因為從來沒有人製造過這樣的機器。
愛迪生置之不理,他知道他可以製造出任何心靈構思出來並信以為真的東西來。

  具有消極思想的人告訴伍沃滋,
如果他想開一家只賣
5分錢、10分錢商品的店他就會破產。
伍沃滋不予理睬,他知道,只要他的計畫由信心作後盾,
他可以在理性的範圍內辦成所有的事情。
最後他累積了上億美元的資產。

  當亨利·福特在底特律的街上駕駛著初具規模的汽車試車時,
持懷疑態度的人蔑視嘲笑他,還有人說這個東西永遠不會成為機器,
沒有誰會花錢買這種怪異的裝置。
福特卻說:我要用汽車環繞地球一圈,並且他真的做到了。
你若不去主宰心靈,就容易被別人主宰,受別人的消極影響。

  



告別消極思想,否則成功就遙不可及。


轉換思想,變否定為肯定

  撒母耳·斯邁爾斯認為要使成功的金科玉律成為自己的法則,
就必須養成肯定事物的習慣。
如果不能做到這點,即使潛在意識能產生很好的作用,還是無法實現願望。
相對於肯定性的思考的,就是否定性的思考。
凡事以積極的方式即是肯定,而以消極的方式則是否定。

  人類的思考往往容易向否定的方面發展,所以肯定思考的價值愈發重要。
  如果經常抱著否定想法,必然無法期望理想人生的降臨。
有些嘴裡硬說沒有這種想法的人,事實上已經受到潛在意識的不良影響了。

  有些人經常這樣否定自己:凡事我都做不好
過去屢屢失敗,這次也必然失敗
人生毫無意義可言,整個世界只是黑暗沒有人肯和我結婚
我是個不擅交際的人”……抱有這種想法的人,生活往往都不快樂。
  當我們向他問及此種想法由何產生時,得到的回答多半是:
這是認清事實的結果。
尤其對於罹患憂鬱症者而言,他們均會異口同聲地說:
我想那是出於不安與憂慮吧!我也拿自己沒辦法。
  然而,只要換一個角度去想,現實並不如你所想像的那麼糟,
例如有些人會想:
我雖然一無是處,但也過得自得其樂,不是嗎?”
有了樂觀而積極的想法,肯定自我,你的人生才會找到新的方向和意義。
  



積極思想的魔力


  諸如失戀、失業之類的殘酷事實,有時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
然而千萬不要就此絕望,從此一蹶不振。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身上有500元,與其你對自己說
只有500,不如想還有500
  因為就心態來說,只有是一種否定性的思考,
還有則是肯定性的思考。
兩者雖同指一件事,卻能賦予截然不同的解釋。
比起
只有一說,還有的想法顯然積極、樂觀得多了。
  可是一切事物的想法都在個人的一念之間,因此,肯定思考極為重要。
此語並不涉及任何意念智慧的高低,
而全賴思考的層面而定,亦即對於事物所思考的結果。

  尤其當人處於絕望狀態時,更應保有肯定思考,
想想看,是不是能在人生遭遇悲慘的時刻告訴自己:

與其呼天喊地,不如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吧!”
  積極思考確實頗具魔力,有時甚至可以拯救一個人的生命。
請看下面這個故事:

  午夜130分,醫院的一間小屋裡,兩名護士正在病人拉爾夫身旁守夜。
頭一天下午
4點半,一個緊急電話打到拉爾夫家裡,
請他家人馬上到醫院來,當他們趕到病床邊,
拉爾夫陷入了昏迷狀態,這是心臟病嚴重發作的結果。
這一家人現在毫無辦法,只能待在走廊上,
表情不一,有的在擔心,有的在祈禱。

  燈光幽暗的病房裡,兩名護士緊張焦急地工作著。
她們每人抓住拉爾夫的一隻手腕,試圖摸到脈搏的跳動。
整整
6個小時了,他一直在昏迷。
醫生已經盡了最大努力,離開房間到其他病人那裡去查房了。

  拉爾夫動彈不了,也無法談話,但是他可以聽到護士們的聲音。
在昏迷中的一些間歇,他還能相當清楚地進行思考。
他聽見一個護士非常激動地說:

他好像停止呼吸了,你還能感覺脈搏的跳動嗎?”
  沒有!”另一個回答。
  他一再聽到這樣的問答:現在你能摸到脈搏嗎?”

沒有。我很好,他想,
但我必須告知她們。無論怎樣我都要告訴她們。
  他對護士們近于愚蠢的關切又感到很有趣。他不停地想:
我的身體非常好,不會馬上死亡。但是,我如何告訴她們這些呢?
  他想起他學過的自我激勵的警句:如果你相信你能夠做這件事,你就能做它。
他努力想睜開眼睛,但沒有成功,他的眼瞼不聽命令。
事實上他什麼感覺也沒有。
即使如此,他仍在努力睜開雙眼,直到他聽到一個護士說:

我看見他一隻眼睛在動,他仍然活著。
  拉爾夫事後說:我並不害怕,我仍然認為這很有趣。
一位護士不停地對我說:
拉爾夫先生,你在那裡嗎?’
回答這個問題我得閃動我的眼瞼來回答,告訴他們我很好,我仍然活著。
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
直到他通過不斷努力終於睜開了一隻眼睛,接著又睜開另一隻眼睛。
此時恰好醫生回來了,他們以精湛的技術使他起死回生。
由自我暗示引發的信心,使拉爾夫闖過了鬼門關。

  總之,凡事都有一體的兩面,至於我們所知所欲的境地,
其實都是基於自己將意願印在潛意識中的結果。
如果對此一味悲哀,或無所適從,不但無法改變目前狀況,
而且還可能造成更壞的影響。
所以,即使我們身處絕境,
也應該像拉爾夫那樣保持肯定的思考態度,這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讓你遠離消極思想

  要想改掉否定思考的習慣,確實不是一件易事,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白:
人們並不是以普通語言進行思維,大腦進行的是形象與邏輯思維,特別是形象思維。
字句只是思維的原料,當我們說話和閱讀時,大腦便自動地把它們轉化成形象。
對於每個不同的字句,大腦中都會出現一幅相應的圖像。
如果有人告訴你:
某某買了一棟錯層式樓房,你看到的,是一幅圖畫;
如果你被告知:
某某買了一棟新的平房,你見到的又是另一幅圖畫。
大腦形象是由我們根據具體稱呼或描述事物的文字而調整和修正的。

  當你說或寫時,從某種意義上講,你是一架給別人放映電影的放映機。
你所製造的這些圖像,反過來又將決定你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情緒反應。

  假如你告訴大家:對不起,我不得不告訴大家,我們失敗了。
這些人看到的是什麼?他們會看到失敗
這個詞所包含的一切,敗落、失望及悲哀。
再假如你告訴大家:
這裡還有一個辦法,我想它能挽救我們。
這樣,大家都會覺得受到鼓舞,準備再奮鬥一次。
  假如你說:我們面臨一個問題。
如此你便在別人的大腦裡勾畫出了一幅悲觀的圖景,相反,如果你說:
我們面臨一個機會。則會給大家勾畫出一幅令人愉快的圖景。
  或者,你告訴一些人:我們遭受了一筆損失。
人們似乎看見錢財滾滾而出,一去不復返。
確實,這很令人不愉快。但如果你換種說法:

我們付出了一筆巨額投資。
大家看見的便是一幅令人振奮的圖畫。
  關鍵在於,看重自我的人善於為他自己和他人製造積極的、樂觀的圖畫。
看重自我,我們便必須多使用那些生產積極精神的字句,
如此,也才能使消極的思想遠離開我們。

  



轉變思想獲取力量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
而隨著經歷的增加,我們的思想精神也逐漸豐滿成熟。
美國心理學家哈帕格根據人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不同精神狀態,
將精神成長分為
6個階段:
  第一階段:知識漸次增加,主要從經驗中獲取教訓。
小孩隨著成長,不斷地從周圍人、從各種媒體、
從自身的活動中吸取知識,形成自己最初的思想精神。

  第二階段:各種知識融會貫通,智慧不斷增進。
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的增加,
對各種知識有了一定的整體把握能力,能融會貫通,提升自己的智慧。

  第三階段:創造性的出現。
隨著認識和智慧的進一步增加,認識到現存的知識和事物有種種的不足,
這時他能就局部某一方面提出問題,提出自己的認識。

  第四階段:混沌中的效力
隨著自我認識和知識的進一步成長,現存的問題和自己的反思旗鼓相當,
對世界既明白又疑惑,整個世界和自我精神混沌不清。
整個思想存在著這樣的懷疑:
為什麼我們要那樣生活?我可不可以改變行為呢?”
  第五階段:個別化
隨著混沌的解決,自我思想得到昇華,走向個性化、個別化階段。
個別化是精神成長的高水準表現,
也就是有了獨立的信念、價值、判斷、觀念、行動。

  第六階段:現實上的成長。
隨著自我精神的進一步成長,
個別化走向成熟,人們逐步學會將現實和幻想分開。
認識到許多幻想只是
空想,雖無大礙,
卻也於事無補,所以精神上更加努力面對現實。

  我們發現一個人成就的大小是與他精神的成長、
思想的格局成正比的,行為是受思想控制和指導的。
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人生際遇。
從精神成長的
6個階段看,第一階段到第四階段,我們還不屬於我們自己,
因為在這些階段內,我們還沒有自己較為穩定的信念、價值、判斷、觀念、行為。
我們被歷史的、前人的、別人的、大眾的、習慣的、習俗的思想觀念統治著,
不能分辨,只能盲從,時常被潮流沖得一會左一會右,我們還不是自己的主人。
當一個人精神思想不成熟的時候,
即沒有獨自的個性化思想時,這個人是不容易成功的。
一個人的精神成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的人成長得快,有的人成長得慢。
而還有許多人到老都還不能過渡到第五、第六階段。一個人想要自己的個性成功,
就必須使自己的精神及思想加快過渡到成熟階段。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眾人也會承認你內心深處所確認的東西,這就是天才。
儘管摩西、柏拉圖、彌爾頓的語言平易無奇,但他們之所以成為偉人,
其最傑出的貢獻就是在於蔑視書本教條,
擺脫傳統習俗,說出他們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思想。
一個人應學會更多地發現和觀察自己心靈深處那一閃即過的火花,
而不只限於仰觀詩人、聖者領空裡的光芒。

  可惜的是,人總不留意自己的思想,
不知不覺就把它拋棄了,僅僅因為那是屬於他自己的。
在天才的著作裡,
我們認出了那些自己業已放棄的思想,它們顯得殊異而莊嚴。
於是,它們為我們拱手接納
——即便偉大的文學作品也沒有比這更深刻的教訓了。
這些失而復得的思想警喻我們:
在大眾之聲與我們相悖時,我們也應遵從自己的真理,相信自己的思想。










延伸閱讀:第四篇 積極思考的力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