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品味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024092812:30


故事 Pin 圖片
13.品味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品嚐是一種產生、增強和延長享樂的習慣。
不再僅只
聞聞玫瑰花,而是停下來聞玫瑰花香
它是你或與朋友的成就的基礎,並為此感到自豪。
它正在充分了解你的周圍環境,
正面而有意識地享受當下的時光。

你可以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
例如過去的學校時光、婚禮、初戀和
與好友的最新國內外旅行,來回味過去。

也可以通過幻想和期待正面的未來事件來品味未來。
現在,你可以呆在這裡,

仔細地吃一塊蛋糕,聽聽他人的故事,
或者沉浸在一本好書中,
來活在現在

品嚐是關於在當下從生活中提取快樂汁的全部。

研究表示,這是增強幸福感的好方法。
Sonja Lyubomirsky在
《幸福的方式》中更進一步解釋

研究證明,品味的習慣與強烈而頻繁的幸福有關。
此外,品味與許多其他正面特徵有關。
例如,在一些研究中,發現傾向於品味的人
更加自信,性格外向和滿足,而沒有希望和神經質。

品味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進行。
你不需要設備、其他人、
不需要金錢或 什麼都不需要。
要做的就是將注意力專注到
當下並開始享受。
(或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結論:品味—產生、增強和延長樂趣—
就是從生活中提取幸福的汁液。
在科學研究中,它被證明可以讓人們更加快樂,
因此請確保你不要忘記放慢腳步並不時聞到玫瑰的味道。


如何練習

有無窮盡的機會和方式來享受生活的快樂。
在這裡不要被眾多不同方式所淹沒。
一旦掌握了竅門,
你就會意識到它們的工作原理都相同。

1)享受習以為常的經驗
這是一種101的享受
放慢腳步
真正享受你平時匆忙經歷的體驗,
例如好好洗個澡、刮鬍子、吃一頓飯,
甚至專注走路或穿衣服。

根據研究,這導致幸福感的顯著提高,
《如何幸福》中所述

“在另一項研究中,健康的學生和社區成員
被要求每天品味兩次愉快的經歷,
每次反思兩到三分鐘,
並嘗試使這種愉悅感持續盡可能長的時間。

在所有這些研究中,那些被提倡定期進行品味的參與者
顯示出幸福感的顯著提高和憂鬱症的減輕。”

考慮一下自己的日常活動。
你是否曾經停止過,注意到並品味過生活中的小事?
還是只是衝破他們?如果是後者,
也許每天嘗試抓一兩次,然後故意放慢腳步。

深吸一口氣,感覺空氣從鼻孔裡進出。
完全自覺地喝杯咖啡。

淋浴時真正地感受到淋浴在皮膚上的水

里奧·布斯卡里亞(Leo Buscaglia)最好的闡述:
“我仍然對小事情充滿熱情……我玩樹葉。
我跳過這條街廊,逆風而行。”

2)與他人分享正面的經驗和記憶
有時候,我和我的中學老朋友
談論我們那時的美好時光。

我們記得我們是如何惹惱我們的老師,
操弄測試並在周末完全浪費掉的。

分享這樣的回憶總是很有趣,這讓人感受到夢幻。

顯然,我並不是唯一這樣的人。
研究證實了與你的朋友和家人分享經驗的好處。
Sonja Lyubomirsky在
《幸福的方式》中進行了解釋

〝與他人一起品嚐和回憶的優勢
得到了經驗支持。
研究人員發現,相互懷念(與他人共享記憶)
伴隨著充沛的正面情緒,
如喜悅,成就,娛樂,滿足和自豪。“

3)重新回味過去的成功
重現幸福的生活事件和過去的成功
是增加幸福感的另一種簡單方法。

想一想你最快樂的一天—
遇到伴侶的那一天,畢業典禮的日子,
你的婚禮,領養寵物的那一天或其他。

現在,你就可以像影片倒帶一樣重播那一天。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說或做什麼?
有什麼特別的?是什麼讓今天如此美好?
不分析和不論斷,只是重放發生的事情,

沉迷於那些正面的回憶中

這是一項在《幸福的方式》中
證明該策略的效果的研究

“首先,要求參與者列出快樂的回憶和個人紀念品
(例如照片,禮物和紀念品...),
然後指示他們每天進行兩次正面回憶,為期一週。
正如研究人員所預測的那樣,
那些定期回憶的參與者顯示出幸福感的顯著提高,
並且回憶越生動,幸福感的收穫就越大。”

4)使記憶成為現實
進行美好回憶的另一種方法是創建立一張
包含你的子女,家族,親友,
去過的美麗地方的圖像的回味相冊。
或者帶上某項活動的實物紀念品,以後能再回想。

甚至可以將錄取通知書,大學畢業的繪畫
或其他任何有意義的東西保存在正面的回味記憶盒中。

這種使回憶成為物理記憶的方式,
能確保你始終擁有一些美味的記憶。

5)品味散步
這種做法僅涉及到戶外走15到30分鐘,
目的是注意到許多宜人的事物—
陽光、雨水、靜默、花朵、微笑的陌生人,
光影、蟲鳴
叫、貓在屋簷行走、風吹撫著臉頰,
朋友一起大笑,與伴侶牽著手.....等等,
盡可能地營造愉悅的心態。

實踐證明,這種品味散步可以增加
人們在科學研究中的幸福感。

例如,在一項研究中,人們被要求每天一次步行20分鐘,
一週一次。
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三組之一:

  • 品味組:他們被引導有意識地承認

  • 盡可能多的愉快事物—

  • 陽光,鮮花,陌生人的微笑....等等。

  • 反面組

  • 被告知他們要注意眾多的不愉快的事情—

  • 交通噪音,垃圾桶,脾氣暴躁的陌生人......等等。

  • 對照組:

  • 他們只是被告知去散散步,

  • 而沒有任何具體的指示。

克里斯汀·內夫(Kristin Neff)在
自我同情”中展示了結果

“與其他人群組相比,被要求品味正面經歷的人們,
在步行後更加快樂。
在後續訪問中,他們還說,
他們對周圍的世界感到更加讚嘆。”


延伸閱讀:14.練習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