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瓶氣修習法

2023071812:30




寶瓶氣修習法

藏語稱盆降,又譯為瓶息,瓶風、壺形氣功、風瑜伽等,
是無上瑜伽鍊氣方法之一,其修習以閉氣為要,
與中國魏晉時代道教界流行的「行氣」功相近。

《大幻化網導引法》解釋說:
寶瓶氣者,謂上氣下壓,下氣上提,有若函蓋相扣,
氣藏其中,如寶瓶然,故日寶瓶氣。
其修習分為吸、滿、消、射四步驟。




步驟1.吸:
                  靜坐調身調自息訖,從鼻中緩緩納氣,
                   收腹擴胸,令氣盈滿胸腹,同時提 肛,
                     將下行氣上提,使上下二氣壓合於臍下。

步驟2.滿: 
觀想氣貫滿左右二脈,進入中脈,隨之咽津,
                          想津液與氣同被壓合於臍下,異常充滿,
閉息不出,長久而住。
初修者每次閉息時間以三十秒為宜,
以後漸次增長,至一分鐘半。
不可勉強壓抑,應自然漸進。

步驟3.消:
閉氣至不能忍時,應予消散。此分內外二消。
內消者,觀想左右二脈中的氣貫入中脈,
有如從渠中引水,
從左右脈流注中脈,流至心間而消失,中脈中空空如也。
外消者,觀想氣先貫滿中脈,
次滿4輪,復遍行全身,遍於每一毛孔。


步驟4.射:
有沖頂射法與自然射法兩種。
覺氣不能再閉時,觀想氣藍色,如箭上射,
紛紛向頂,由頂門梵穴沖出,叫做沖項射。
這只能在坐初修一次,以沖開脈道,以後不可再修。
沖射一次後,觀想氣從兩鼻孔中射出,
有如香煙繚繞,於鼻前一尺許虛空中消散。
每次氣射出時,須留少許於臍下,
叫中住氣,這對入定極為重要。
編註:寶瓶汽修法其實與下圖丹田呼吸法相似,
以圖解說供參考。



《明行道六成就法》有寶瓶氣口訣說:
「引息、滿息與均〈消〉息,及以射息為四法,
不明四法合作者,無益有損險當知。」

說明此功修習,若調息失度,有損氣傷身之虞。
這種氣功用氣剛猛,稱「剛猛氣功」,除了須有師傳外,
修習者還須有一定的調息吐納鍛鍊的基礎。
密宗中人一般都從修柔軟氣功如金剛誦起分(金剛數息法)入手,
到有了一定的功底,再修寶瓶氣功。




去除不淨的風息

在嘗試修持寶瓶氣之前,
你應該先運用「九節風」來去除所有不淨的風息。
你用右手食指的指背來封住你的左鼻孔,
然後用右鼻孔緩緩地吸氣。
接著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封住右鼻孔,
然後用左鼻孔來呼氣。
思量你正在呼出所有不淨欲望的能量。如此做3次。
事實上,你不需要把鼻孔用手指封住。
你可以觀想風息從另一個鼻孔離開體內。



現在依照相反於上述的方法,用左鼻孔吸氣3次。
當你用右鼻孔來呼氣的時候,想像呼出所有不淨的瞋恨能量。
最後,同時用兩個鼻孔吸氣和吐氣3次,
讓所有的能量變得清淨無染而平均。
當你呼氣的時候,觀想你呼出所有不淨的無明能量。
如此共為9次(原註) 。

宗喀巴大師強調,
你應該只用鼻孔吸氣和呼氣,而不是透過你的嘴巴。
他建議,首先用右鼻孔來吸氣,
但是因為「母續」的母部法則通常與左側有所關聯,
因此你可能要先用左鼻孔來吸氣,來著重女性能量的順緣助力。
如果你想要強調「父續」的法門,那麼先從右鼻孔吸氣。



緩慢而輕柔地吸氣。
吸氣的時候,你可以想像你吸入來自帝洛巴、
那洛巴和十方諸佛菩薩的清淨大樂能量。
當你呼氣的時候,
想像所有身心的困頓、阻滯能量的種種症狀都消失無蹤。
這不僅只是觀想。
一旦你開始修持九節風,你就會感受到一些轉變。
呼氣的時候,先輕柔地呼氣,
繼而強力地呼氣,然後再輕柔地呼氣。

 


寶瓶氣

理想上,你應該在胃部空虛而舒適的時候修持寶瓶氣;
換句話說,應該要在進食之前或食物已經被消化之後修持。
身體的姿勢也是重要的。你的身體應該要非常的挺直。
如果你的身體彎曲,寶瓶氣就無法發揮功效。

寶瓶氣修法包含四個步驟:
吸氣;使左右兩條側脈充滿風息;
把左右兩條側脈的風息擠入中脈;
呼氣,或「如箭般向上激射」。

在修法之初,把你的雙手握成金剛拳:
把拇指的頂端放在無名指的根部,
然後其餘四指把拇指握於掌中成一拳狀。
把雙拳置於大腿之上,雙臂緊貼著身體。
盡可能地把身體撐直;此舉能夠使風息流動得更加順暢。
然而,你不必一直如此坐著;過了一會兒,你可以如常地坐著。

觀想自己是本尊,並且如前所述地清晰觀想三條主脈和四個主要的脈輪。
專注於臍輪的短阿字。







第一個步驟是吸氣
透過兩個鼻孔緩慢而輕柔地吸氣,
直到你的肺完全充滿了空氣為止,
並且觀想空氣充滿左右兩條側脈。
記住不要用嘴巴吸氣。
雖然一些喇嘛說要用力吸氣,但是宗喀巴大師強調,
吸氣應該要非常緩慢,非常輕柔。

第二步驟:
觀想左右兩條側脈充滿了空氣,如同充滿了氣的氣球一般。

第三個步驟:
在持住呼吸的同時,
你吞嚥少許唾液,把橫隔膜收緊並穩定地下壓。
感覺這些下壓的動作促使吸入的空氣一路從兩條側脈向下,
直達位於臍輪的短阿字。
你可能需要稍微用力把氣持於此處。

接著,你仍然持氣,用橫隔膜往下壓,
並且藉由收縮骨盆的肌肉來緊縮下門諸竅。
此舉可以把位於下方的風息往上提帶,
與位於臍輪的上方風息相融合。
感受短阿字吸引風息的能量,把它們全部引攝至中脈之內。
想像上風息和下風息在位於臍輪、中脈內的短阿字處相融合2。
(這個呼吸技巧之所以被稱為「寶瓶氣」,
乃是因為短阿字被上風息和下風息撐持住,
彷彿短阿字是在一個瓶子或茶壺之中。)
持住你的呼吸,盡可能長時間地緊繃上下的肌肉。

不要認為這個過程是複雜的,或認為你做起來將有困難。
許多事情似乎在同一時間發生,
但是主要的步驟在於帶引來自上方與下方的風息,
使它們在臍輪處相融合。
與其強迫這個過程,
你應該感覺到短阿字自然而然地引攝所有的風息進入臍輪。
良好的定力有助於這個過程自然而然地發生。

最後是第四個步驟
當你無法再舒適地持住氣息的時候,你應該用鼻子呼氣,
觀想持於短阿字、互相融合的上下風息,
如一枝弓箭一般向上衝射中脈。它們完全融攝入中脈,引生出大樂。

你應該先緩慢地呼氣,但是到了盡處,
你應該用力把氣呼出,直到你感覺你的肺空虛為止。
雖然宗喀巴大師的《俱信論》沒有提及要用力把氣呼出
(事實上,他建議我們要輕柔而安靜地把空氣釋放出來),
但是我曾經見過許多喇嘛這麼做。

儘管一些喇嘛說,你應該觀想風息從頂輪離開身體,
但是宗喀巴大師說,風息應該被留在中脈之內。
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主要的目標是讓所有的風息進入中脈,
並且在其中穩定融攝。
風息從臍輪行至心輪、喉輪和頂輪,但是它沒有從頂輪離開體內。

原註:在《俱信論》之中,宗喀巴大師明示從右鼻孔吸氣和呼氣,
然後從左鼻孔吸氣和呼氣,接著同時用兩個鼻孔吸氣和呼氣。
此三組呼吸各重複三次,故為「九節」。




【南懷瑾老師口授文】

修寶瓶氣法,就是先吐出身體裏面的穢氣,
把你身體汙穢的氣,先吐掉3口,然後吸進1口清淨的氣,
吸進來,那麼把這個氣,降到丹田的地方。
然後閉入呼吸,閉住了,不呼吸。差不多閉多久呢?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閉到你不能閉的時候,
再把這一口氣吐出去,這個就是寶瓶氣。

能夠把這股氣,存在你身體裏面愈久愈好。
「氣」記得一定要到丹田,在臍下四指的地方。
要先吐穢氣,再吸一口清淨的氣進來,閉住氣,
然後要把這一股氣跟你的身體,
都觀成一個寶瓶的樣子,所以這才叫做「寶瓶氣」!

這其中有一個要訣,
這股氣不能從底下漏出去,否則就變成「放屁成風」。
要稍微收一下子,就是把氣提起來,下氣往上提,上氣往下降,
集中在丹田的地方,這個就是「寶瓶氣」,很簡單!

這裏有三個口訣 —「入」,「住」,「融」
「入」─氣進來,「住」─在你身體裏面,「融」─把它融解。

其實說吐氣呀,是最後、最差的才要吐氣。
真正的寶瓶氣,是把這一股氣趕進中脈裏面。
把氣在丹田的地方,
然後利用身體的搖擺,讓它進入中脈,通中脈。
要散的時候,把這一股氣,
往身體各部份的毛細孔排出。
最後的這一股氣,實在憋不住了,
才從你的鼻孔,或者嘴裏噴出去。
吸進來就是 「入」,
在裏面就是「住」,那麼再「融」,再吐,就這幾個要訣。
「寶瓶氣」你修成了,你修到能夠「閉氣兩分鐘」,算是成功。
這時候你要練提這股氣,用你的意念來提這股氣,很多作用的!

你將來可以提明點,可以降明點,
可以持、可以散明點,都是在這裏。

你能夠運用這股氣修練的話,
就是真正的「風瑜珈」。

這一股氣也可以治病的。
你身上有這股氣的話,你身體經常運轉,
經常在你的身體裏面走動、充滿,不容易有病的。

不但你自己不容易有病,你可以周天循環,會產四個東西出來:
一個是「聲音」,你發出的聲息,是你的氣功發出來的。
你身體會產生「光」,由這股氣你修成光,你的神采飛揚,
你不會看起來像一個癆病鬼。
你臉色非常的好,你身上有無形的光氣,從你的毛細孔產生出來。

你身上有「磁性」,有「人電」。
由氣修成人電,這一股人電,可以幫人治病,可以補人家的氣。
你的氣會很充足,而你身體所產生的這種磁力非常強。

現在有很多醫學研究到「磁」,睡覺時睡磁床,
帶個磁的手環,身體穿磁衣服,
帶個念珠有磁性,調整你身體的磁......。
其實你練「九節佛風」,練「寶瓶氣」呀,
你身體的磁力就很強,可以幫助人。
那些病不好的,到你身上、到你旁邊,你就幫他加持的話,
他的病、他的磁力就增長,他身上會變成有電。

你自己就是電,你的身體就是電源,
這個聲、光、電,通通都有,你身體會變成很有力量。

「聲音」來自於氣,氣又化為你身體的「光」,你的氣色就不同。
再來呢?你自己本身所發出來的「人電」,又可以去幫助人。
最後呢?這個氣還可以「跟神合一」的,氣跟你的生命元素合一,
你就可以修成仙,雖然是在人世間,但是你等於是神仙的境界。

「風瑜珈」範圍是修到這樣子的,
你可以看你身體的氣在走,在這裏走,在那裏走。
你有病,這裏酸痛,表示這裏的氣脈不通。
你把這股氣運過來,在這裏多走幾下,
多吸引幾下,它就通了,全身的氣都可以通。

所以真正的師父,
有時候坐在法座上,身體搖一搖,他是在練氣。
吸一口氣→下降→上昇→旋轉→發功,都可以的,很如意的。
那你修行到有成就的時候,你都可以做得到。

記得,一定要有恆心地
去修「九節佛風」「寶瓶氣」法。
記得「寶瓶氣」的口訣─「入」、「住」、「融」、「吐」。




【行氣/道家術語】

亦稱“服氣”、“食氣”、“煉氣”。
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輔以導引、按摩的養生內修方法。

道教修煉,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
認為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須氣以生,
《攝生纂錄·調氣》稱“人在氣中,氣聚即生,氣亡則死”。


《太平經》稱“人欲壽者,
乃當愛氣、尊神、重精”,“故上士修道,先當食氣”。

葛洪也認為“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氣者,其益甚速。
若不能得藥,但行氣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  
世傳行氣方法甚多,僅
《雲笈七簽》即載有諸家氣法數十種。
具體程式不一,原則大致相同。

要求行氣時,凝神淨慮,
專氣致柔,呼吸吐納,做到輕、緩、勻、長、深。

輕,呼吸輕細;緩,進出氣舒緩;
勻,呼吸節拍有致,不時粗時細;
長,呼吸之間隔時間長,引氣入鼻中而閉之,陰以心數數,
30~50乃至120,方徐徐吐之;
深,閉氣時使氣滲進腑肺百脈,滲透組織深部。

據稱煉氣既久,可達到鼻無出入之氣的最佳境界,
如嬰兒之在母胎中,名曰“胎息”。
行氣又輔以導引與按摩。
導引,即以力引動肢體,
作俯仰屈伸運動,“導氣令和,引體令柔”。

按摩,即以摩、捏、推、揉等手法作用於人體之經絡穴位,
以求筋肉舒展、血脈流通,使行氣更見成效。

氣功術語
是指含意非一。

一是指一種逐漸延長閉氣時間的以習煉呼吸為主的氣功功法,
又稱閉氣法

《抱抱子內篇》:“善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病惡。”
其“釋滯”篇載其功法為:“初學行氣。
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
皆不欲令已耳聞其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
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
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

呼吸時,以輕、緩、勻、長、深為要點。
修習務須循序漸進。
其法源于先秦,魏晉時流行不變,
但因掌握不當易生弊端,故晚唐以後罕見傳行者。

行氣的另一含意,是指以意識引導內氣在體內運行。

如《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中有“行氣”一訣,即是指此。
此法可用以運氣攻病。
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
……和氣往攻之,從時至時,便自消矣。”
另一種是指治法。即調理氣機,行散氣滯。又稱利氣,通氣。
用於氣滯所產生的胸腹脹悶疼痛等病症。



延伸閱讀:九節佛風功法
達賴喇嘛養生之道「九節佛風」呼吸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