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五法三自性,以及八識聚,二種無我義,涵蓋諸大乘。
什麼叫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 三自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三自性:
一是二取執著,無而謂有,起惑造業,名遍計所執;
二是三界心法,依他緣生,名依他起;
三是依他起上除遣二取所顯二空真如為圓成實。
事物的性質不出此三種,所以叫三自性。
三自性(梵文:tri-svabhāva),又稱三自相(梵文:tri-svalakṣaṇa),
也就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簡稱為遍依圓或三性。
是唯識宗的主要理論法義,唯識宗的主體思想即是唯識無境,
三界萬法皆由有情各自本具之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名一切種子識)所變現,
世尊在許多經典中都說有三性。
三自性係指一切有情生命中的三種重要法性,
此三性必須依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前提才能存在。
遍計所執性即妄想自性,陳那稱有人怕蛇,
黑夜見繩而誤以為蛇,是一種虛妄的實在,
「凡夫之妄情,周遍計度種種因緣生起之諸法,
執取為實有,曰遍計所執性」。
見繩誤蛇,一條繩就是依他起性,
《成唯識論》卷八:「謂心、心所及所變現,眾緣生故,
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誑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
由於繩索是麻做成的,麻就叫圓成實性。
《大乘入愣伽》:「無明愛及業。諸心依彼生。以是我了知。
為依他起性。妄分別有物。迷惑心所行。此分別都無。迷妄計為有。
心為諸緣縛。生起於眾生。諸緣若遠離。我說無所見。
已離於眾緣。自相所分別。身中不復起。我為無所行。
眾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見皆無相。愚夫妄分別。顯示阿賴耶。
殊勝之藏識。離於能所取。我說為真如。」
三自性是唯識論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
唐代義淨三藏撰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即稱「相宗以三性為宗」。
《楞伽經》中說:「五法三自性,以及八識聚,二種無我義,涵蓋諸大乘。」
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別、四正智、五如如;
前三者為迷法,後二者為悟法
“五法”是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概括,
“名”和“相”指世間有為法皆有名有相,稱為名相之法;
相:因緣而生、呈現各種相狀之有為法
名:現象界有為法所立之假名
“分別”指人們的主觀能對事物分別認識;
分別:由上述相、名二法所起虛妄分別心
“正智”指聖人清淨無漏實智;隨順契合自覺聖趣,不斷不常,妄念不生
“如如” (真如) 指正智所契合的真理,即不變不異一切存在的本體。
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亦即如實平等之真理
“五法”不出染淨和主客觀,是以總括諸法。
《詳細解釋》
五法:相、名、覺想(分別)、正智、真如。
(聖經創世紀的分別善惡樹就是在指前三法)
以上是說眾生之心不離相(我相、定相、法相)、
名(一切法相之名稱)、覺想(分別)(無語言文字之了知及有語言文字之分別),
但是五法除了以上三法之外,尚有正智與真如。
正智——如理作意的智慧、真實的智慧;
也就是經由相、名、覺想(分別)之觀行,
明白世間六塵乃至六根六識皆非實相,卻又不離實相。
實相非有相非無相,雖然本身無相,卻又不離一切世間相。
欲證實相,必須先經"文字般若"之熏習,再由"觀照般若"之觀行,
產生相似般若之解行,最後透過真善知識之指導,
藉禪宗之參究方法而找到"自身本有之真如"。
覓著真如之後,方知真如雖名空性、無形無相,卻又不離一切相,
存在於三界六道之五藴中,遍十八界示現;
本來出離三界、本無生死,卻又不離三界、不離生死——
眾生皆因為他,所以才有生死。
真實證知真如,了知上述義理,才是正智。
但是上述之正智與真如仍未究竟,於悟入真如而現起正智後,
進入"悟後起修"之漸悟菩薩位——修習解脫果和大菩提果;
漸漸地斷除阿賴耶識所藏一念無明煩惱種子,成就解脫果而出三界,
熏習"無生法忍"而漸漸斷除"無始無明塵沙惑",向佛地如如之境邁進,
一直到“金剛道後異熟空”,識種之流注變異已經斷盡而究竟成佛時,
便是"究竟如如"的境界(於解脫果及大菩提果皆能起諸無功用行)。
八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八識:“識”是了別認識的意思,又叫心或意,
每個有情都有這種心意識的認識作用,共有八種,
就是前面列舉的八種識。
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
都會造成一個業種,
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
佛法唯識學中的“八識心王”是指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
1、眼識: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
注意,眼睛只能看見,而不會分別;
如果你在區別這個是書、那個是筆,這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2、耳識:耳朵具有聽的功能,同樣耳朵只是具有聽見的功能,
而不會區分這個是長笛的聲音、那個是小號的聲音。
一區分,就是意識在作用了。
3、鼻識:鼻子具有嗅覺,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覺功能,
一區分香臭,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4、舌識:舌頭具有味覺,同樣它也只是具有味覺的功能,
一區分甜和鹹,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5、身識: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
前五識是感識,認識具體對象。
6、意識:意識是第六識,具有認識抽象概念的功能。
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
此外,意識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
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
因此迷悟升沉之業,皆由意識而作。
現代心理學上,僅研究到前六識為止。
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還有第七、第八——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存在。
7、末那識:末那是梵語manas的音譯。
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
因為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
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
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
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
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
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
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
《金剛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是: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
因此生起貪、憎、癡、疑、慢等種種煩惱。
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范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
但因它執著自我,所以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識所執著的我是什麼呢?就是最後一個阿賴耶識。
8、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音,又稱為藏識,
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托的所在。
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
由"無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
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對象的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
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
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
前七識的作用是能熏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熏所緣,所以有所藏義。
第七識恆定執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義。
二無我是人無我和法無我。
二無我:
每個有情或眾生都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
(即一般所說的自我或靈魂)叫人無我;
客觀事物也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
(即自性或絕對的真實)叫法無我。
二無我也叫作我、法二空(我空、法空)。
此宗教義深入分析諸法性相,
闡明心識因緣體用,修習唯識觀行,以期轉識成智,
成就解脫、菩提二果。此宗由玄奘法師譯傳而成立,
是印度無著、世親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我空(ātma-śūnyatā),又作人空、生空、人無我、眾生無我。
為我體空無之意。亦即指眾生之身乃五藴假和合,實無常一主宰的我體。
大乘唯識家認為,凡有情之體,因五藴假和合而有作用,
然五藴一一均是生滅變化之法,無有常性。
故五藴分離,我體即不可得而為空。
《大乘義章》卷一闡述空與無我的關係,其文云(大正44·485b)︰
‘眾法成生,故曰眾生。生但假有,無其自性,是故名為眾生無我。
眾生性相一切皆無,說之為空。(中略)
性實名我,陰中無我,故曰我空。(中略)
若別分之,空與無我隱顯互彰。(中略)
故空與無我,眼目之異,左右名之,皆得無傷。’
大乘之外,小乘亦說我空,如《成實論》卷十二〈滅法心品〉云(大正32· 333a)︰
〝空觀者,不見假名眾生,如人見瓶,以無水故空,如是見五陰中無人故。〞
法空,又稱法無我(dharma-nairatmya)。意指法之自性空無。
由於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無堅實之自性故空。
《中論》卷四〈觀四諦品〉云(大正30·33b)︰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亦謂五藴等法無我,無實自性,故為空。
其文云(大正30·833b)︰
〝一切無我無有差別,總名為空,謂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
補特伽羅無我者,謂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故。
法無我者,謂即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故。
如是二種,略攝為一,彼處說此名為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