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無住
無論喜歡或討厭的感覺出現 都不可忘記修行
我們聽了某些教法,
因無法理解便認為他們應該說些別的,所以我們不遵循它們。
但事實上,一切教法都有它的道理,
或許經典裡所說似乎不該如此,但它們就是如此。
起初,我們甚至不相信坐禪,不瞭解閉著眼坐著有何用處,還有行禪……,
從這棵樹走到那棵樹,轉個身再走回來?「為什麼要這麼麻煩?」
「這麼走到底有什麼用?」我這麼想。但事實上,行禪與坐禪都是很有用的。
有些人的性向偏好行禪,有些人卻偏好坐禪,但兩者缺一不可。
經中有提到四種姿勢――行、住、坐、臥,生活中充滿這四種姿勢,
我們可能喜歡其中一、兩個,但這四個一定都用得到。
他們說,要讓這四種姿勢「均衡」,讓修行平均分配於一切姿勢中。
起初我想不出「讓它們均衡」是什麼意思,它是指睡兩個小時,
然後站兩個小時,然後走兩個小時……是這樣嗎?
我試過了――卻辦不到,根本不可能!
「讓姿勢均衡」並非那個意思,它指的是心,
是我們的覺知,它必須要能在心中生起智慧,照亮內心!
智慧出現在一切姿勢中,我們必須經常覺知或瞭解,
在行、住、坐、臥中,覺知一切心境都是無常、苦與無我的。
讓姿勢如此均衡是可以辦得到的,並非不可能。
無論喜歡或討厭的感覺在心中浮現,都不可忘記修行,我們是醒覺的。
若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內心,就掌握了修行的要點。
無論我們經歷世人所認為好或壞的心境時,
都不會忘記自己,也不會迷失在好或壞之中。
我們只要向前邁進,讓姿勢持續如此是可能的。
執著 正是苦的因
若持續修行,當我們受到讚歎時,它就只是讚歎;
若受到責備,它就只是責備。
我們的心不會為此而起伏,就待在這裡。為什麼?
因為我們瞭解隱藏在這些事情背後的危險,能看見它們的結果。
我們應經常覺知隱藏在讚歎與責備背後的危險。
通常若我們心情好,心也就跟著好,我們認為它們是相同的;
若心情不好,心就同樣跟著不好,就討厭它。
我們通常就是如此,這就是不均衡的修行。
若能經常覺知心情,並覺知自己正在執著它們,
那就不錯了,雖然我們還是無法放下。
那表示我們有覺醒,知道正在發生什麼事。
我們看見自己執著好與壞,就覺知它。
我們執著善,雖然知道這不是正確的修行,不過仍無法放下。
這樣的修行已有六、七成了,那還不是解脫,
但我們知道只要放下,就能達到平靜。
我們持續看見一切喜歡與不喜歡,以及讚歎與責備的有害後果。
無論情況如何,心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
但對世俗人而言,若受到責備或批評,就會很沮喪;
若受到讚歎,便會很高興。
若知道各種心情的實相,知道執著讚歎與責駡的後果,
那些執著任何一件事的危險,我們對自己的心情就會更加敏銳。
我們會知道,執著它們確實會造成痛苦。
我們看到苦,並看見執著正是苦的因,我們開始瞭解執著好與壞的後果。
我們執著過它們,看過其後果――
沒有真實的快樂,因此,現在尋找放下的方法。
放下的方法 即不執著任何事物
「放下的方法」在哪裡?在佛教裡,我們說:「不執著任何事物」!
這並不表示說不能持有事物,而是我們不執著。
例如這支手電筒,「這是什麼?」我們質疑,所以拿起它。
「哦!它是一隻手電筒。」然後將它放下。我們就這樣持有事物。
若完全不持有任何東西,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無法行禪或做任何事,因此必須持有事物。
確實,這是種渴愛,但它能帶領我們走向「菠蘿蜜」
(德行或圓滿①),例如渴望來這裡。
劄格羅②法師來到巴蓬寺,首先他必須想來,若他不想來,就不會來到這裡。
每個人都一樣,來這裡是因為渴望,但當渴望生起時,不要執著它!
因此你來,然後你回去……。「這是什麼?」
我們將它撿起來,並瞭解:「哦,它是一支手電筒。」
然後放下它,這就稱為「持有而不執著」,
我們能放下。我們覺知,然後放下,這可將之簡化為:
「覺知,然後放下。」持續觀察與放下。
「這個,他們說好;這個,他們說不好。」
覺知,然後放下。好與壞,我們一清二楚,但放下它。
我們不會愚蠢地執著錯誤,只以智慧「這是持有」它們。
在這樣的「姿勢」下修行,是可以持續的,你們必須經常如此。
讓心如此覺知,讓智慧生起,一旦心擁有智慧時,還需要再尋找什麼呢?
我們必須完全 無所求而修行
我們應反思到底在這裡做什麼。為何住在這裡?在找什麼?
世人為了各種報酬而工作,但比丘們教導一些比那個更深入的東西。
無論做什麼,我們都不求回報不為報酬而工作。
世人因想要各種東西而工作,他們希望有所得。
但佛陀教導我們,工作就只是為了工作;除此之外,我們一無所求。
若你是為了獲得回報而做事,那會引起痛苦。
你自己試試看!你讓心平靜,所以坐下來,試著讓它平靜——
你將會痛苦!試試看。我們的方法巧妙多了!
我們去做某件事,然後便放下它。做,然後放下。
看看祭祀的婆羅門,他心中有些欲望,因此才會祭祀。
那些行為並不會幫助他超越痛苦,因為他是在欲望上行動。
起初,我們心中帶著一些欲望修行,持續修行但並未達成願望,
因此持續不斷地修行,
直到達到「無所求而修行」為止,我們是為了放下而修行。
這點必須自己去瞭解,它很深奧。
也許我們的修行是因為想達到涅槃――就憑這點,你根本到不了!
想要平靜是自然的,但卻未必正確,我們必須無所求而修行。
若完全無所求,那能得到什麼?什麼也得不到!
凡有所得,皆是苦因,因此我們應「無所求而修行」。
心存利益而修行 永遠無法超越痛苦
這就稱為「讓心空寂」,它雖然空寂,但還是有作用。
人們通常無法瞭解「空」,除非你接觸過它,並看見它的真實價值。
它並非什麼都沒有的空無,而是它的自性是「空」的。
例如這支手電筒,我們應瞭解它是「空」的。
那不是無法看見任何東西的空無,並非這樣,
這樣瞭解的人完全搞錯了。
你們必須瞭解「空」,它是自性的「空」。
那些心存利益而修行者,就如獻祭的婆羅門,只是為了滿足欲望而已。
他們就如那些前來看我,並祈求「聖水」加持的人,當我問他們:
「你們為什麼想要聖水?」他們說:「我們想快樂與舒適地生活,且不要生病。」
哈!那將永遠無法超越痛苦。
世俗方式做什麼都是有所求的,都要有原因,
要有回報,但在佛教中,我們做事並無所求。
世間必須藉由前因後果來瞭解事物,但佛陀教導我們要淩駕與超越因果。
他的智慧不著兩邊:淩駕因,超越果;淩駕生,超越死;淩駕樂,超越苦。
我們一直活在「有」與「取」中 若不執著就手足無措
想想這點:無一處可以停留。我們每個人都住在一個家裡。
離開家去別處,就沒有家了――我們不知該怎麼辦,
因為我們一直都活在「有」與「取」中。若不執取,我們就手足無措。
因此,大部分的人都不願趨向涅槃,因為那裡什麼也沒有,完全沒有任何東西。
看看這裡的天花板與地板,上方是天花板,那是個「住處」;
下方是地板,那是另一個「住處」。
但在天花板與地板之間的空間,卻沒有可以立足之處,
人們可以站在天花板或地板上,卻無法站在那個空間之上。
哪裡有「無住」,哪裡就有「空」,涅槃就是這個「空」。
人們聽到這個就會有點退縮,他們並不想去,因害怕看不到子女或親屬。
所以當我們祝福在家人時,會說:「祝你們長壽、美麗、健康、快樂。」
這讓他們真的很高興。他們都說:「太好了!」他們就愛聽這套。
但若你開始談「空」,他們就不想聽了,他們貪著於「住」。
你們是否看過任何一位老人,擁有美貌與充沛的精力,
且非常快樂的嗎?不。但我們卻說:「太好了!」
這就如為滿足欲望而獻祭的婆羅門。
在修行中我們並不獻祭,不會為了得到回報而修行,我們一無所求。
若還有所求,就是還有東西存在那裡,只要讓心平靜,並了結它。
但我若如此說,可能會讓你們感覺不太舒服,因為你們想要再次「出生」。
任何人只要修行 就能看見佛陀
你們所以在家修行者,應多親近比丘,並觀察他們的修行。
親近比丘的意思就是親近佛陀,親近他的「法」。佛陀說:
阿難!多一點修行,長養你的修行!
凡是見「法」者,就見到我;凡是見到我者,就見到「法」。
佛在哪裡?我們可能認為佛陀已活過且去世,但佛就是「法」――實相。
有些人喜歡說:「哦!若我生在佛陀時代,早就達到涅槃了!」
只有愚蠢的人才會如此說。其實佛陀還在這裡,
佛是實相,無論誰生或死,實相仍在這裡。
實相從未曾與這世間分離,它一直都在這裡。
無論佛陀是否出世,或是否有人知道它,實相依然存在。
因此,我們應親近佛陀,向內尋找「法」。
當達到「法」時,就達到佛;看見「法」,
就看見佛,此時一切疑惑都會斷除。
舉曲(Choo)先生為例。起初他並非老師,只是曲先生,
當他讀書並通過必要的升等考試後,便成為老師,大家都稱他「曲老師」。
他為何成為老師?透過研讀必修的科目。
他去世後,師資測試仍然存在,任何人只要通過考試就能成為老師。
成為老師的科目並未消失,就如實相一樣,
覺悟實相讓佛陀成為佛陀,因此佛陀還在這裡。
任何人只要修行與見法,就能見到佛陀。
因此,別放逸!即使對小事也是如此。努力嘗試,嘗試親近僧眾;
修觀,你就會覺悟。好了,這樣就夠了。
哦!現在一定很晚了,有些人開始打瞌睡了,
佛陀說過,不要對睡覺的人說法。
[注釋]
①波羅蜜(Parami)意譯為「到彼岸」,通常指菩薩之修行而言,
由過去世乃至今生所積累的善業、功德等,能成就解脫的資糧。
《清淨道論?說梵住品》列舉十種波羅蜜為:
布施、持戒、出離、修慧、精進、忍辱、諦、決意、慈、舍。
②劄格羅(Jagara)法師當時是國際叢林寺(Wat Pah Nanachat)的住持,
他帶領一群比丘與在家人去見阿姜查。
國際叢林寺院是阿姜查於一九五七年,
為教導對修行佛法有興趣的西方人所創建的道場,位於巴蓬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