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 / 楊修 編輯 / 張良姿
古希臘寓言「刺蝟與狐狸」中,詭計多端的狐狸謀畫無數複雜策略,想奇襲刺蝟。
雖刺蝟懂的遠少於狐狸,但每遇攻擊就縮成滿是尖刺的圓球,擋過狐狸一次次出招。
著名哲學家以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從中把人分成狐狸與刺蝟。
狐狸型的人習慣一心多用,從不把想法整合成整體概念;
刺蝟型總把複雜的世界單純化,歸總出單一系統或基本原則。
管理學大師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從A到A+》指出,
刺蝟型的人因為擁有敏銳的洞察力,
才能看穿繁複的萬物表象,找到潛藏在世界中的運作本質。
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發表潛意識概念的佛洛依德、
提出物競天擇的達爾文、提出階級鬥爭的馬克思都屬此列。
柯林斯在研究小組開會時,討論到美國連鎖藥商華爾格林(Walgreen),
從1975年到2000年的累計股票報酬率竟勝過大盤績效15倍之多,
表現凌駕奇異、可口可樂等大企業。
關鍵原因非常簡單,他們只有一個原則:
成為最好、最便利的藥店,在每一位顧客光顧時,都從中獲取高利潤。
掌握了這個原則就心無旁騖的徹底執行。
於此基礎,柯林斯進一步整理出
企業從優秀突破到卓越的刺蝟原則,係由3個面相交集而成:
1.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
發掘能熱情投入的事業。
例如,刮鬍刀製造商吉列(Gillette)的主管曾在做市場定位時,
放棄即用即丟的拋棄式刮鬍刀,決定開發複雜而昂貴的系列產品,
因為他們對於拋棄式廉價刮鬍刀毫無熱情。
2.經濟引擎靠什麼驅動?
藉由研究企業的經營模式,找出使公司獲利的關鍵原因。
像是紙製品公司金百利克拉克發現,將獲利重心放在消費品牌,
比放在工廠上還不容易受淡旺季影響,所以無論景氣好壞,都更有利可圖。
另外一個例子,在2013年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
曾在美國開放金融自由化時,體認到將有愈來愈多銀行把業務商品化,
富國銀行難以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得利,便把獲利重心從每筆貸款的平均獲利,
轉而放在每位員工的平均獲利上。
3.哪些方面能達到世界頂尖?
必須務實的根據企業能力,了解自己在哪些專長能達到世界頂尖,
並始終如一的深耕,以致持久不衰。
柯林斯強調,核心事業有時只是因為多年來一直做這門生意,
不見得表示企業在該領域就是全球頂尖。
要是核心事業無法達到頂尖,企業的刺蝟原則就不該以核心事業為基礎。
最忌諱的是,有些公司為了追求快速成長和利潤,投入完全沒有希望成為頂尖的領域。
或許短期內賺了不少獲利,卻永遠不可能成為卓越的企業。
柯林斯提醒,企業從優秀到卓越一般要花上4年時間,才能釐清他們的刺蝟原則。
這些公司透過成立委員會,繞著前述3面向,提出組織面臨的重要問題,
進行對話和辯論,再由主管制定營銷決策,委員針對決策檢討和分析以調整經營方向。
【圖解】刺蝟原則:深耕能激發熱情的事物,是企業獲利關鍵。
刺蝟原則是務實的深入理解以下3個面相的交集,進而轉化為單純清楚的核心概念。
確定核心概念後,心無旁騖的貫徹到底,不分心於其他不擅長的領域,
勇往直前,使企業從優秀躍升卓越。
以下以紙製品公司金百利克拉克為例:
資料來源:《從A到A+》,遠流出版
圖片來源 / meantux via Flickr
文章出自:經理人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