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催眠?」指南

2024060110:30


「什麼是催眠?」指南

 

前言

當你與任何人討論催眠這個主題時,
他們通常會對理解這個概念感到困惑。
許多人很難相信催眠是真實的,
而那些對催眠是什麼,以及它能做什麼猶豫不決的人,
通常相信催眠在魔法意義上有些神秘或完全神秘的東西。

事實上,催眠是真實存在的,
並沒有什麼神秘或神奇的地方。
如果有什麼神秘的因素的話,
那就是潛意識及其運作方式,而不是催眠。

許多催眠治療師會告訴你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
這源自於催眠只有在你積極參與時才有效的觀點,
因此實際上你是在對自己做這件事。
這是對治療師參與的過程的過度簡化,
但由於這裡的目標是討論一般催眠,
我們今天可以把這個爭論放在一邊。

催眠作用於我們的潛意識,也稱為潛意識—
雖是不同的術語但是同一個東西。
除此之外,潛意識控制著我們的習慣。

它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救生設備,
例如確保我們在入睡時繼續保持呼吸的習慣!

催眠是一種高度的意識或注意力狀態,
會產生狹隘的視野。透過隧道視野,
你能夠孤立、強化和整合,
你對一個關鍵感知或體驗的注意力,
並長時間保持聚焦在彼處。

你只能看到、聽到和感覺到自己所選擇的內容,
例如你過去全神貫注於某項活動時可能經歷的情況。

由於催眠會導致更深層的意識狀態,
因此個人能夠將注意力轉移到體驗的特定品質並保持在那裡。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想要的事情上,
而避免專注於他們不想要的事情—
一個人的思想專注在哪裡,他們的能量就流向哪裡!

關於催眠有許多錯誤的信念;

其中大多數都圍繞著人們聽到或讀到的感知恐懼。
使用催眠時沒有任何經過證實的「壞事」發生。

不幸的是,
人們有時對催眠的負面評價,會阻止人們嘗試催眠,
因為他們只是害怕;進入深度催眠狀態而無法醒來,
在催眠狀態下做或說一些荒謬的事情,
失憶(記憶喪失),分享深藏不露的個人秘密,
或者催眠治療師讓他們做一些他們不想做的事情!

這些誤解導致一些人對催眠抱持懷疑的信念,
甚至阻止他們綜合考慮這一切。

許多人過去嘗試過催眠,
或認識嘗試過催眠的人,但催眠對他們不起作用。
他們可能嘗試過催眠來減肥、改掉戒菸等壞習慣、減輕壓力或焦慮等。

也許進行催眠的人還沒有真正準備好,
或者真想戒掉他們的壞習慣。
這對他們成功使用催眠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很多時候,人們會根據一種負面經驗
或別人告訴他們的經驗來做判斷。
不幸的是,事情確實會被「歸檔」在一個人的潛意識中,
並在決定接受或不相信某件事時被顯意識自動訪問。


催眠真的有效嗎?

那些不了解催眠術、也沒有經歷過催眠術的人
經常會問的問題是:
如果沒有藥物的幫助,
或者催眠的人不是具有超能力的特殊天賦的人,
那麼催眠術怎麼可能發生作用呢?

不幸的是,這是許多人對催眠的看法。
他們打趣說:「我需要親眼所見才能相信! ”,或“如果它真的有效,
每個人都會使用它,因此它一定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首先,你無法看到或觸摸到“催眠”,
就像在瓶子裡找到藥丸形式的催眠,
或者在注射器中找到化學物質一樣。

既然你無法“看到或觸摸它”,
那麼對於那些需要有形東西的人來說,那麼它一定是某種幻覺。

其次,如果你抱著「我不相信這有效!」的態度去做。 ”,
或“這是某種騙局”,那麼你就無法
體驗到它能給你帶來的結果,
因為催眠是基於期望的力量。

讓我解釋一下這個「期望」方面有多強大...




聽過「安慰劑」效應嗎?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只得到一點糖和食用色素製成的小藥丸,
並被告知食用它們以幫助他們康復。
研究表明,當兩組受試者接受藥物治療
(有些人服用真正的藥物,有些人服用安慰劑藥片)時,
恢復結果比您預期的要接近得多。
怎麼會這樣呢,畢竟只是糖丸而不是真正的藥物?

它之所以有效,
是因為接受安慰劑試驗的受試者都處於一種期望的心態。

發生了兩件事!首先,
給藥者是一名醫生,很可能穿著白色的實驗室外套。
醫生是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士—
畢竟他們發誓要盡最大努力治癒疾病。

其次,受試者確實想要變得更好並感覺更好,
所以他們參加試驗時希望變得更好,
因為這就是醫學應該做的……治癒。

是的,藥物確實可以治療症狀並幫助身體康復,
但這也與心態有關。
期望你會感覺更好,這對治療過程有強大的作用。

催眠也是這樣運作的。
你可以稱之為某種安慰劑效應,減去糖丸。

當你想要某件事發揮作用,
並且你下定決心它會發揮作用時,
你就更有可能成功實現你的目標。
話雖如此,你基本上有兩種思想—
有意識的思想和潛意識(無意識)的想法。
你的意識思維就是你的批判思維,總是分析事物。
它是你的批判性思考者。
另一方面,你的潛意識不會批評;
它接受而不判斷某件事是好還是壞。
你的潛意識也比你的顯意識大得多。

你的意識決定了你是否認為催眠對自己有益,
而潛意識則儲存你的答案以供以後取用。

有趣的是,一旦你進行催眠,
你的潛意識就會吸收負面的東西,
並用正面的價值觀、理想和看法取代。

想想你曾經為自己設定的任何目標。
當設定目標時,是否告訴自己
設定這個目標是因為你沒想到會實現它?
哎呀不!你設定目標是為了實現它。
這就是催眠的意義所在—意圖。
這通常是有意識的,
但你希望它在潛意識中紮根,
並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熱情。



故事 Pin 圖片

自我實現預言的力量

是否聽過自我實現預言這個名詞嗎?

自我實現預言,或稱自證預言、自我應驗預言等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是某人「預測」或期待某事的社會心理現象,
而這種「預測」或期望之所以成真,
只是因為該人相信或預期它會發生,
並且該人的由此產生的行為與實現該信念一致。

這是預先將某件事視為一種極大的可能性……一個事實。
你全神貫注地將你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在它上面,
以至於它得以實現。
不幸的是,由於大腦傾向於被消極的想法所吸引,
尤其是當它們涉及到你時,
你更有可能「願意」或「不會」將這些經歷變成現實,
因為你的潛意識中儲存和突出的內容。

讓我解釋更多…

你是否經常感到疲倦或情緒低落?
當你有這種感覺時,你是否會告訴自己和他人:
我太累了……我精疲力竭了……我精疲力盡了。”
這是你發送給你的潛意識的「訊息」。
人們也稱之為〝自言自語〞。

你看,你的大腦可以讓你充滿活力,
也可以讓你沮喪,這取決於你有意識地說的話,
因為你的潛意識已經準備好根據已歸檔的內容來呈現感覺。

你的身體正在接受新鮮的、重申的指令,
告訴你它應該如何—疲倦、疲憊和疲勞。
你的思想是“精靈”,你的願望聽從它的指揮!
身體—你的機器人—只能做心靈告訴它要做的事情。

人類已知的最困難的活動之一就是掌握自己的思想。

這非常困難,因為它需要監控思想,這需要時刻審查意識。
鑑於你是個習慣的生物;你不喜歡改變事情,
尤其是當事情感覺舒服並且已經很簡單的時候。
改變需要工作和能量的發揮。
你沒有遵循你想要過更好生活的「決心」和意圖,
而是更有可能重新陷入舊習慣,
因為它們在你的潛意識中根深蒂固,而你只是接受它們。

你有多少次聽到人們說他們想改變自己的生活?


也許你已經聽自己說過太多次這句話了?
你可能會告訴自己你稍後會處理事情。
有多少人只是忽略這些資訊並希望事情會消失?
眼不見為淨……對嗎?

好吧,當你不斷告訴自己「稍後」時,
潛意識認為沒有必要改變,所見即所得!

你知道你的大腦在沒有批判性地
感知事物的情況下就接受了它們嗎?
你是在自動駕駛儀上這樣做的,
或者另一個更深入的解釋是你在「恍惚狀態」下這樣做—
這就是我們執行習慣的方式—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

基本上,當你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事情,
沒有做出任何改變,
甚至沒有注意時,你本質上是被催眠了?

有多少次你每天開車上下班,「剛到達」目的地,
卻沒有注意到自己是如何到達那裡的,
因為你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歡迎來到「催眠」之地!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感覺,
甚至在看書或看電影時,能夠屏蔽掉周圍的一切,
那麼你就已經經歷了催眠。這是隧道視野。

還記得我問你是否曾經被催眠過嗎?
現在你可以大聲說“是!」。


什麼是自我催眠?

透過自我催眠這個主題來結束對催眠的介紹。
一開始曾提到,許多催眠治療師認為所有催眠都是自我催眠,
無論催眠治療是在催眠師的辦公室在他們的指導下進行,
還是在家裡聽催眠錄音 CD 或 MP3 進行。

但在本文中,使用「自我催眠」一詞
來表示你在沒有催眠治療師直接幫助或
透過聆聽的錄音會話的情況下進行催眠。

實際上,你可以運用主要在讓你做到
這一點的特定技術,來放鬆自己進入催眠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可以直接與潛意識對話,
開始打破障礙,改變阻礙你
獲得想要的結果的習慣和信念。



下一步是什麼?
自我催眠,突破障礙。

解釋自我催眠及其所使用的技術超出了本文的範圍。

然而,如果本文已經挑起了你對自我催眠的興趣,
現在你可能會問下一步是什麼。

當然,你可以購買有關該主題的書籍,
但這是一種學習技術的麻煩方式,
對我來說,這總是一種尷尬的方式,
沒有人指導你走上基本道路。

另一種選擇是購買自我催眠產品,
該產品通常是你收聽的一組錄音課程,
專門用於指導你進行自我催眠。

通常,你會購買特定產品來實現你想要的改變或結果,
例如增強信心或減輕壓力或幫助實現目標。

第三種選擇,也是我在我的領域中關注的一種選擇,
是參與自我催眠研討會
參與者可以在辦公室、會場或線上。
研討會環境允許就每種技術進行對話,
因為這裡提供了三種自我催眠技術。
研討會長達 2 小時,
因此有充足的時間來解釋每種技巧並進行練習。

建議的閱讀順序和文章連結

  1. 「什麼是催眠?」指南

  2. 我們的心理藍圖—靈魂的DNA

  3. 模式中斷—破除習慣


延伸閱讀:如何從倦怠中恢復過來
戒菸催眠課程 – 成功的期望

 



  •   asd9595 於 2024-06-02 16:49 1F
  • 催眠是另一種冥想,南無阿彌陀佛,闔家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