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燥,早喝鹽水晚喝蜜 多食綠葉蔬菜
立秋過後,雖然不時仍有潮濕悶熱的天氣,但天氣總體來看降雨減少,秋高氣爽的日子越來越多。專家提醒市民,秋燥是人們秋季養生要面臨的主要問題,剛入秋時以“溫燥”為主,防範秋燥傷人,要多喝水,適當食療。
初秋時節溫燥易傷人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呼吸科張永生指出,中醫認為,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開始的時候,被秋燥所傷的人往往有津氣乾燥的症狀,表現為鼻部和咽部感覺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一般來說,秋燥分為“涼燥”、“溫燥”兩種類型,二者發生的時間、表現和應對的方法有所不同。
張永生介紹,溫燥多發生在初秋也就是當下,是感受秋季乾燥天氣而發病,多發生在體熱者身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咳痰多而且稀而黏、氣喘、咽喉幹痛、鼻幹唇燥、胸悶、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燥熱症狀。而涼燥多發生在晚秋,是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多發生在體寒者身上,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塞,但有津氣乾燥的現象,如嘴唇乾燥、連續乾咳、胸悶、皮膚乾痛、舌苔薄白等症狀。二者也有一定的相同點,如都表現為皮膚乾燥甚至皸裂、脫屑,口唇、鼻孔、咽喉乾燥,口渴愛飲水,舌苔乾燥,大便乾燥等。 防秋燥多喝水 張永生指出,要防範秋燥傷人,首要是保護人體津液,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多喝水。 人一天最少需要2000毫升水,一天之中除三餐攝入一定量水外,晨起、10點左右、下午3點左右、晚睡前等時段還要各喝300-500毫升水。
但只喝白開水有時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因為水分進入人體後很快就會被蒸發或排泄出體外。這時,可以用“朝鹽水,晚蜂蜜”的方法,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涼的鹽水,晚上睡前喝一杯溫的蜂蜜水。這樣既能補充人體水分,還能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便秘。另外,除喝白開水外,還要多飲茶,老年人以飲紅茶為最宜,婦女兒童則最宜飲淡綠茶。 綠葉菜有助防秋燥
張永生還指出,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柳丁、綠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而胡蘿蔔對補充人體的維生素B、避免口唇乾裂也有良好的效果。專家還提醒,多吃水果不等於亂吃水果,有幾種水果不能空腹吃。番茄、柿子、香蕉、橘子、甘蔗、鮮荔枝、山楂如果空腹吃,容易對胃產生不良影響。
另外,專家推薦人們秋季多吃梨,梨味甘微酸,性涼,有生津止渴除煩、滋陰潤肺止咳、清熱瀉火化痰的功效。梨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果肉中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檸檬酸、蘋果酸、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除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素外,還有一定的降低血壓,清熱鎮靜作用,所以梨是秋季適宜的水果。但梨性寒涼,多食易傷人的脾胃,所以脾胃虛寒、腹中冷痛者不宜食用。
北京中醫醫院李建主任醫師還提醒,菊花茶可以清熱,對於預防溫燥也很有好處。另外,把幹百合泡飲,新鮮的百合做羹湯、做菜,多食用銀耳、黑木耳,也都可以潤燥養陰,其中銀耳有利於養“肺陰”,黑木耳有助於養“腎陰”。 防秋燥宜養陰 北京中醫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王國瑋還推薦了防“秋燥”食療方: 蓮子冰糖燉銀耳
用料:發制好的蓮子200克、冰糖水、銀耳50克、枸杞30克、新鮮的檸檬一個。 做法:將冰糖水、發好的蓮子、銀耳、枸杞加適量水,放在一起蒸40分鐘左右。為了讓口感更好且有清香味,可加入適量新鮮檸檬。一般一小盅的蓮子冰糖燉銀耳,只需要加入指甲蓋大小的檸檬即可,放多了會影響口感。
功效說明:有清肺、潤喉功效。還有一種改良的吃法,就是將食材放入挖去核的梨中,還可以加少許川貝,再一起蒸熟食用。
|
防秋燥,多食綠葉蔬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