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想的要領總輯─南懷瑾大師
9-1 ※《習禅錄影》※
那什麼叫做觀呢?就是想一個辦法,把自己的心念集中在一點上。
《觀無量壽經》第一個觀--日輪觀。
出家的朋友要注意哦!不但淨土宗第一個要你修日輪觀,
如果,正式出家守戒,不修日輪觀入睡,是犯戒的唷!
什麼是日輪觀呢?今天早上起來,看到太陽沒有?
我一提太陽,有沒有太陽的影子?有沒有?有。
哦!就定住這個境界就是觀嘛!用不著另外再去想辦法。
懂了吧!一般人起心動念“另外去想個辦法”,錯了。
釋迦牟尼佛叫你作日輪觀,是最妙的方法,因為每一個人都看過太陽。
我一提太陽,你心中就有太陽。你意識中的太陽有了沒有?
有了,就定在這裡,不增不減,(啪!)就定住了。
就是止,就是觀。懂了嗎?你還可以講話,也會點頭,
可是,意識中的太陽影像還是有。
都懂了沒有?此中有止也有觀,觀中也有止,止中也有觀。
但是,妄想有沒有呢?有。
妄想盡管飛來飛去,但是,你心中意識中的太陽影像還在,
不受影響,對不對?就這樣子定住。
這個道理懂了,你做其他的觀想,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觀“觀世音菩薩”也是一樣。
把“觀世音菩薩”的影像,就定在心中,
無論你走路,吃飯,都可以一面觀想,一面做其他的事。
隨時隨地都在觀想,很自然地觀。懂了沒有?
所謂觀想,並不是用第六意識的妄想去觀哦!
而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境,是第七識的根,第八識的功能的影像。
念佛修淨土的更要注意喽!你現在光念佛號,到臨命終時--
臨死的時候,這口氣不來,你想念佛號念不出來。
所謂念佛並不是叫你嘴裡念啊!而是一個念頭、一個影子。
現在你觀“阿彌陀佛”也好,觀“觀音菩薩”也好,
你只要迷迷糊糊有這個影像就好,先不要求清晰。
先把它練習熟,到臨命終時,念頭起不來,妄念起不來,
這個阿賴耶有識種子所形成的這個影像依然在。
那個時候四大要分散,這個肉體要死亡了,
這個影像更清明,等於夢中身體一樣。
所以你現在練習慣了,
到時候自然往生西方,往生淨土,這就是念佛。
所以一般人跟我說:“哎呀!你是禅宗,我是念佛的。”
去你的!你懂得淨土?這就是淨土初步的修法,
你翻開《觀無量壽經》看看,你看我的話錯了沒有?
平常你看不懂,我卻看懂了。就是你不修持嘛!不證得就不懂。 ......
我在四川時候遇到一個學密宗的大居士,不得了,
在茶館中都在搖鈴子,是北大地質系畢業的,我問他學密宗學什麼?
他說:“大威德金剛,你也曉得?”
我說:“我曉得大威德金剛在儀規上第一步
就叫你剎那之間變成大威德,你觀不觀得起來?”
他說:“啊!觀不起來。”我問他修了幾年了?“九年了。”
我說:“那你不是白搞!”他問我觀不觀得起來?
我說:“我早就觀起來了,我現在和你講話,就已經觀起來了。”
他就:“咦,這是佛法,不能打妄語。”
我說:“誰和你兩個打妄語啊。”
他問怎麼觀的?我說:“你曾在北大念過書是不是?”
他說:“是,當年在北大念書。”我問:“你去故宮玩過沒有?”
他說:“當然去玩過。”我說:
“我現在告訴你,現在我講故宮,你馬上想到吧?”
他說:“當然想到了,玩過的,我一邊談話,
一邊就現出來了,在意境上就有這個!”
我說:“你剎那之間就把那麼大的故宮觀想起來了,
何以剎那之間不能轉成大威德金剛?”
嚇!歡喜贊歎,他問要怎樣修?我說:
“你先要把禅宗了解才對,如何呢?”
他說:“啊,那不行,修密宗的人一天停止了修法,有無間地獄之罪。”
我說:“你把鈴子和杵交給我,有罪我替你負擔,行不行?
我先在佛前為你頂禮,我為你負責。”
結果那個家伙還算膽量很大,將鈴子與杵就放下交給我。
我說:“你參話頭,參什麼?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為什麼叫他參這個話頭,因為他是學密學觀想的,
萬法不能歸一,所以他不能定,不能觀得起來,所以叫他參這個話頭。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是呀!
這些道理劉女士昨天她都會了,她真會了?是假會。
現在我再告訴她,她才懂了,萬法歸一,喏!
就歸在這一點上,一切念提起到這一點上,可以忘了外緣。
一歸何處?這個一也就在動靜上,一無歸處,提起便用,放下便休。
這才真正懂了一點。
一個人定在這上面,久而久之,就發天眼通了。
《圓覺經略說》‘廣發大願’,還要發願,發什麼願?譬
如修念佛法門,你必須知道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
願是捨己為人,是利他,而不是自私的欲望。
願不只是心願,還要變成行為,才是真正發願。
若不廣發大願,觀想不會成就。
觀想的道理在那裡呢?為什麼要觀想呢?‘自熏成種’。
觀想是利用第六意識來觀,例如觀想四臂觀音,
先在意識上有個模模糊糊的影像就可以,慢慢地讓他越來越清楚,
如同真的菩薩在前面,再進一步,把自己觀想成四臂觀音,
四臂觀音就是我,無二無別。
利用第六意識觀想來慢慢熏習第八阿賴耶識,
這就是觀想自熏成種的道理,利用第六意識的現行,
形成第八阿賴耶識的種性,死後生生世世,以前所觀想的佛菩薩仍然現前。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如果以觀想憶念法門修行的人,因為這種修法是有相的修法,
如果不通教理,盲目迷信,很容易走上岔路,走上神經之路。
不合教理的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要明白什麼道理呢?
能觀者是我,所觀者是佛,即使真佛來到前面,
與我講話,都不予理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假如忘了能觀者是我,看到佛菩薩現前,自己忘了我,那就著魔了。
9-1 ※《習禅錄影》※
那什麼叫做觀呢?就是想一個辦法,把自己的心念集中在一點上。
《觀無量壽經》第一個觀--日輪觀。
出家的朋友要注意哦!不但淨土宗第一個要你修日輪觀,
如果,正式出家守戒,不修日輪觀入睡,是犯戒的唷!
什麼是日輪觀呢?今天早上起來,看到太陽沒有?
我一提太陽,有沒有太陽的影子?有沒有?有。
哦!就定住這個境界就是觀嘛!用不著另外再去想辦法。
懂了吧!一般人起心動念“另外去想個辦法”,錯了。
釋迦牟尼佛叫你作日輪觀,是最妙的方法,因為每一個人都看過太陽。
我一提太陽,你心中就有太陽。你意識中的太陽有了沒有?
有了,就定在這裡,不增不減,(啪!)就定住了。
就是止,就是觀。懂了嗎?你還可以講話,也會點頭,
可是,意識中的太陽影像還是有。
都懂了沒有?此中有止也有觀,觀中也有止,止中也有觀。
但是,妄想有沒有呢?有。
妄想盡管飛來飛去,但是,你心中意識中的太陽影像還在,
不受影響,對不對?就這樣子定住。
這個道理懂了,你做其他的觀想,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觀“觀世音菩薩”也是一樣。
把“觀世音菩薩”的影像,就定在心中,
無論你走路,吃飯,都可以一面觀想,一面做其他的事。
隨時隨地都在觀想,很自然地觀。懂了沒有?
所謂觀想,並不是用第六意識的妄想去觀哦!
而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境,是第七識的根,第八識的功能的影像。
念佛修淨土的更要注意喽!你現在光念佛號,到臨命終時--
臨死的時候,這口氣不來,你想念佛號念不出來。
所謂念佛並不是叫你嘴裡念啊!而是一個念頭、一個影子。
現在你觀“阿彌陀佛”也好,觀“觀音菩薩”也好,
你只要迷迷糊糊有這個影像就好,先不要求清晰。
先把它練習熟,到臨命終時,念頭起不來,妄念起不來,
這個阿賴耶有識種子所形成的這個影像依然在。
那個時候四大要分散,這個肉體要死亡了,
這個影像更清明,等於夢中身體一樣。
所以你現在練習慣了,
到時候自然往生西方,往生淨土,這就是念佛。
所以一般人跟我說:“哎呀!你是禅宗,我是念佛的。”
去你的!你懂得淨土?這就是淨土初步的修法,
你翻開《觀無量壽經》看看,你看我的話錯了沒有?
平常你看不懂,我卻看懂了。就是你不修持嘛!不證得就不懂。 ......
我在四川時候遇到一個學密宗的大居士,不得了,
在茶館中都在搖鈴子,是北大地質系畢業的,我問他學密宗學什麼?
他說:“大威德金剛,你也曉得?”
我說:“我曉得大威德金剛在儀規上第一步
就叫你剎那之間變成大威德,你觀不觀得起來?”
他說:“啊!觀不起來。”我問他修了幾年了?“九年了。”
我說:“那你不是白搞!”他問我觀不觀得起來?
我說:“我早就觀起來了,我現在和你講話,就已經觀起來了。”
他就:“咦,這是佛法,不能打妄語。”
我說:“誰和你兩個打妄語啊。”
他問怎麼觀的?我說:“你曾在北大念過書是不是?”
他說:“是,當年在北大念書。”我問:“你去故宮玩過沒有?”
他說:“當然去玩過。”我說:
“我現在告訴你,現在我講故宮,你馬上想到吧?”
他說:“當然想到了,玩過的,我一邊談話,
一邊就現出來了,在意境上就有這個!”
我說:“你剎那之間就把那麼大的故宮觀想起來了,
何以剎那之間不能轉成大威德金剛?”
嚇!歡喜贊歎,他問要怎樣修?我說:
“你先要把禅宗了解才對,如何呢?”
他說:“啊,那不行,修密宗的人一天停止了修法,有無間地獄之罪。”
我說:“你把鈴子和杵交給我,有罪我替你負擔,行不行?
我先在佛前為你頂禮,我為你負責。”
結果那個家伙還算膽量很大,將鈴子與杵就放下交給我。
我說:“你參話頭,參什麼?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為什麼叫他參這個話頭,因為他是學密學觀想的,
萬法不能歸一,所以他不能定,不能觀得起來,所以叫他參這個話頭。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是呀!
這些道理劉女士昨天她都會了,她真會了?是假會。
現在我再告訴她,她才懂了,萬法歸一,喏!
就歸在這一點上,一切念提起到這一點上,可以忘了外緣。
一歸何處?這個一也就在動靜上,一無歸處,提起便用,放下便休。
這才真正懂了一點。
一個人定在這上面,久而久之,就發天眼通了。
《圓覺經略說》‘廣發大願’,還要發願,發什麼願?譬
如修念佛法門,你必須知道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
願是捨己為人,是利他,而不是自私的欲望。
願不只是心願,還要變成行為,才是真正發願。
若不廣發大願,觀想不會成就。
觀想的道理在那裡呢?為什麼要觀想呢?‘自熏成種’。
觀想是利用第六意識來觀,例如觀想四臂觀音,
先在意識上有個模模糊糊的影像就可以,慢慢地讓他越來越清楚,
如同真的菩薩在前面,再進一步,把自己觀想成四臂觀音,
四臂觀音就是我,無二無別。
利用第六意識觀想來慢慢熏習第八阿賴耶識,
這就是觀想自熏成種的道理,利用第六意識的現行,
形成第八阿賴耶識的種性,死後生生世世,以前所觀想的佛菩薩仍然現前。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如果以觀想憶念法門修行的人,因為這種修法是有相的修法,
如果不通教理,盲目迷信,很容易走上岔路,走上神經之路。
不合教理的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要明白什麼道理呢?
能觀者是我,所觀者是佛,即使真佛來到前面,
與我講話,都不予理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假如忘了能觀者是我,看到佛菩薩現前,自己忘了我,那就著魔了。